【沪滇协作】沪滇打造和美乡村新示范!在这里看见发展的中国

来源:人民网   2023-11-28 09:02:46   【字体:

都市白领辞职回乡,在六郎城“仙草秘境”里,找到了奋斗新方向;

读大学的傣族女孩,偶然当上“香发公主”,期待为家乡“代言”;

外来媳妇在村里开起了民宿,自告奋勇做起“总调度”,带着乡亲们走上致富路;

……

近日,记者在上海对口援建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丽江市、迪庆藏族自治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等地多个小村庄里,见到了不少这样的年轻人。他们原本可以走出大山,跳出农门,去体验都市生活。但他们义无反顾选择返乡,成为“新农人”,在“希望的田野”上逐梦,努力让这片土地变得更加和美。

和美乡村是“美好中国”新时代的乡村版诠释。近年来,沪滇协作工作重点之一就是着力打造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村,实施乡村振兴和美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边境幸福村、传统村落、旅游文化名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美乡村建设如何走出一条新路?沪滇正并肩探索一种新样板。

“转身”回乡,他们找到了奋斗新方向

1999年出生的广南姑娘吴迪,原本是昆明一家知名物业公司的白领,一个月收入有六七千块钱。2021年初看到家乡的六郎城景区招聘员工,决定辞职回乡。“在这里工作,付出的多,赚的就多。面试的时候,老板告诉我们,大家努力干活,十年之内都能买车买房。”

 

万米石斛观光长廊。广南县杨柳井乡 供图

 

六郎城村,位于文山州广南县。这里是典型的壮族村寨,依山而建、风景秀丽。走进六郎城村,沿着石板路拾级而上,一路上云雾缭绕,水汽飘飘,仿佛置身于仙境。当地人说,要使山上的山泉水形成这样的效果,需要修建一个大的蓄水池,这个蓄水池就是在上海的援助下修建而成。“山上的水还引到了山下村民的家中,我们每家每户用的都是免费的山泉水。”

“在这里工作,环境惬意,不卷,身心都健康了许多。”作为为数不多的大学生员工,两年多时间,吴迪已经成长为景区接待中心主任了。她还把工资收入的一部分参股到公司,可以在年底分红。“我马上就能买车啦!”吴迪开心地说。

正在昆明学院读大三的姑娘依香腊,是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勐仑镇城子村人。去年,能歌善舞的依香腊获得勐仑镇“香发公主”评选活动的冠军,如今在镇上已经小有名气。

 

城子村的部分路名。人民网记者 唐小丽 摄

 

沪滇路、振兴路……走进城子村,道路两侧,蓝色尖顶傣族特色民居一字排开。家家瓜果飘香,户户鲜花满园,美得就像一幅画。城子村是勐仑镇入镇第一村,与全州唯一5A级景区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一江之隔。上海援滇干部多次调研后认为村子应充分发挥“邻5A”区位优势,吃上“旅游饭”,力争做精品旅游集散地。

如今的依香腊,时常会参加当地旅游宣传片的拍摄,“毕业后,我打算回到家乡发展,因为这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很热爱我的家乡,希望能多做一些宣传家乡的工作。”

24岁的范加美,原本在苏州的制衣工厂打工,2018年结婚后决定回乡创业。范加美的家乡在文山州丘北县白脸山村,位于5A级风景区普者黑附近。

根据丘北县相关规划,在沪滇协作资金的支持下,白脸山村完善了道路硬化、路灯安装、青丘集市、游客休憩点等基础设施。

 

范加美和丈夫正在制作民族服装。人民网记者 韩庆 摄

 

眼看村子不断发生变化,范加美决定开一家民族服装小店,和丈夫一起制作彝族服装售卖,游客多的时候,亲戚们也会到店里帮忙。“今年游客明显增加,一天的营业额能到几千元,收入比过去在工厂打工差不多翻了一倍。”范加美很是欣喜。

有人来、有活干、有钱赚!家门口铺就致富路

吴迪、依香腊、范加美,这些年轻人都放弃了留在城市工作的机会,选择回到乡村老家,而他们所在的乡村,近年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以前我们这里主要种玉米,一年到头也卖不了几个钱,很多年轻人就出去打工了。”广南凌垭原生铁皮石斛科技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辛永坤说,现在种植基地和景区吸纳了不少附近居民就业,“月工资大概在3000多块钱,不出家门就能挣到钱了,很多外出务工的村民又回来了。”

近年来,六郎城村依托四周茂密的森林资源,围绕“党建+扶贫+旅游”模式,引进广南凌垭原生铁皮石斛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互助合作发展共赢的保障机制,这里成为村民脱贫致富的千亩铁皮石斛种植基地。

 

吴迪日常工作的地方——贡斛苑。人民网记者 唐小丽 摄

 

“今年以来,‘六郎城·仙草秘境’景区共接待游客69.62万人,实现营业收入2197.27万元,其中门票收入1349.82万元、产品收入847.45万元,有效带动800余人就近就业。”今年9月中旬,记者实地采访时,上海静安援滇干部、广南县副县长赵清元介绍说。

如今的六郎城村,通信基站建起来了,水泥路面修起来了,村民们外出不是电瓶车,就是小汽车。被誉为“九大仙草之首”的铁皮石斛也日渐受到瞩目,“仙草秘境”成为当地一张靓丽的旅游名片。而返乡姑娘吴迪,最喜欢做的事便是晚上在“仙草秘境”中看星星了。

“前几年,我们村处处是私搭乱建的围墙,村里环境不好,发展也没有方向。”勐腊县城子村党总支书记刀章明介绍,城子村的发展过去是远近闻名的“老大难”问题。村里有4000多人,人口虽然多,但说话没人听,干事没人跟,发展形不成合力。

确如刀章明所言,就拿庭院改造来说,起初推进得很是艰难。“不光要拆围墙,还要拆彩钢瓦房。傣族对卧室整洁的要求很高,他们就在院子里用彩钢瓦搭屋,当作储物间、会客厅,酒席也在彩钢瓦房办。”村干部说,州、县、镇、村四级联动党建平台发挥作用,上海援滇干部也加入进来,分组、包户、切块对群众进行思想动员,党员干部带头拆。

沪滇两地干部群众项目一起推、产业一起促、文化一起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携手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样板,推动千年傣寨实现美丽蝶变。

 

城子村实现美丽蝶变。人民网记者 唐小丽 摄

 

现在的城子村,每到节假日,便是游客盈门的状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回归乡村,在家门口开创幸福生活。依香腊也一样,她期待着毕业后回到这里,为家乡发展尽一份力。

荷花遍地,红房林立,弦子舞热闹,村上人欢笑,这是当下丘北县白脸山村的真实写照。

早在10年前,一档国民度极高的亲子综艺节目,就让普者黑一夜成名,而紧贴普者黑的白脸山村,却没有蹭到半点儿热度。直到近些年,借助东西部协作平台优势,决定把白脸山村作为全县旅游亮点和经济发展的新突破口,乡政府以“休闲度假普者黑,生态体验白脸山”为目标定位,举全乡之力,打造宜居宜游的“城市后花园”。家乡越来越美,范加美也回来了,并用自己的一技之长为家乡的发展助力。

 

白脸山村一隅。人民网记者 唐小丽 摄

 

据当地干部介绍,白脸山村建成后预计每年可接待游客10万人次,可实现综合旅游收入约5000万元,可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近万元,带来村集体收入50余万元。

赋能增效“组合拳”,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上海与云南,同饮一江水。自1996年中央确定上海对口帮扶云南以来,沪滇两地携手并肩走过了27个年头。多年来,立足于“中央要求、云南所需、上海所能”,着眼于“山”和“海”的优势,沪滇两地在山海之间造就了一条造血帮扶、双向互动、合作共赢的发展之路。

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陲,边境线漫长,民族聚居,生物资源多样。近年来,沪滇双方充分发挥云南区位优势、资源生态优势及独特文化优势,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与兴边富民工程统筹推进、聚点发力,陆续建成一批边民富、边疆美、边防固的乡村振兴特色示范村。

“曾经的村寨,人畜杂居、污水横流,住着篱笆房、吃着苞谷粮,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这是当地干部的回忆。

聚焦解决当地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本着“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原则,上海协调规划设计、农村农业等领域专家,整体设计、整村推进、梯次打造、全面提升,遴选了一批村寨,每年安排援滇资金,用两到三年时间持续打造,包括对脱贫攻坚时期的水、电、路、房、网等基础设施改造,到衔接过渡期间的厕所革命、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三线”落地、医疗卫生公共服务功能持续提升。通过努力,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马鞍底村、西双版纳州勐海县打洛村等近30个村寨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与此同时,上海把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作为村寨发展的关键环节,立足当地实际,精准谋划产业发展路径。比如,在保山市龙陵县、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等部分村寨,引入良种良技,布局幼蚕繁育所、大小蚕房及灌溉系统,因地制宜建设蚕桑养殖基地,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实现了“人均一亩桑、脱贫不用慌”“人均两亩桑、致富奔小康”。

 

风景秀丽的云南彝族村寨。张军 摄

 

在助力云南和美乡村建设中,上海不遗余力打出赋能增效“组合拳”,不断创新融合农文旅发展。通过以点带面、串联打造,形成了普洱“绿三角”旅游环线、西双版纳热带风情旅游圈等特色品牌。打造过程中,注重民族文化、民族村落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既要保留原有风貌形态肌理,原汁原味展现少数民族特色,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眷恋,又要深度挖掘开发当地特色少数民族文化,打响文化品牌,充分发挥上海乡村振兴积累的优势,全面提升乡村建设能级。

“与脱贫攻坚期间注重打基础、补短板不同,和美乡村建设重在示范,突出综合效益。”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办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上海将对标高质量、提倡多样化、立足可持续、彰显开放性,助力对口地区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