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坚持” 打造基层党组织带农增收新格局
——大理州云龙县福堂社区基层党组织联农带农典型案例

来源:云南省乡村振兴局   2023-03-28 14:37:05   【字体:

福堂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是大理白族自治州规模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共安置云龙县10个乡镇的搬迁人口591户2198人,有白族、傈僳族、彝族等8个民族,是典型的多民族融合发展的“互嵌式”社区。县、镇、社区三级党组织整合帮扶力量,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推动作用,持续用力打造基层党组织带动群众增收新格局,实现了“建得好、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的目标。

坚持抓队伍、促提升,落实支部建设的“硬措施”

诺邓镇立足福堂社区班子和党员队伍实际,着力抓好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组织配套建设,不断加强对社区干部的培训管理,把社区党组织建设成为维护社区稳定的领导核心和引导群众增收致富的带路人,为社区治理各项事业发展提供良好保障。

一是队伍建设选优配强。把有技术能力、发展思路,能干事创业、群众认可的致富能手党员作为社区干部的重点培养对象,逐步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社区干部,并通过政策扶持、免费培训等方式鼓励他们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社区“两委”班子全部从搬迁群众中选举产生,实现党组织书记和居委会主任“一肩挑”,平均年龄36岁,大专以上学历占比80%;大理州发展改革委选派3名优秀干部组建社区驻村工作队,由经验丰富的干部担任第一书记,工作队员能力强素质高,协同推进社区治理;聘请1名社区服务者参与社区管理工作;镇级选派3名农业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干部参与社区工作。

二是社区管理组织化。以“社区管理组织化”强力引领群众发展致富,在服务管理、乡村振兴等工作中,工作阵地在哪里、困难在哪里,党组织和党员就出现在哪里。目前福堂社区党总支共有党员44名,下设3个支部,依法依规完成了社区居委会和13个居民小组组建,确保党的领导和指挥调度直达楼栋,实现社区的组织化管理。

三是提升党员致富带富能力。社区着力优化党员队伍结构,激发党员致富动力,不断提升党员致富带富能力。将思想素质好、带动效应强、群众反映好的优秀青年、大中专毕业生等纳入组织视野,主动吸收致富能手和产业化经营带头人加入党组织,不断优化党员队伍结构,提高党员队伍能力,把善于带头致富的党员干部选树为典型,并作为社区干部的重点培养对象,为社区党员带领群众增收致富提供人才支撑。

坚持抓基础、强保障,落实精准帮扶的“硬任务”

福堂搬迁群众都是来自于“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边远贫困山区和“直过民族”傈僳族群众聚居区,为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社区在搬迁点基础设施配套和监测帮扶政策落实上全力保障。

一是抓基础配套解后顾之忧。搬迁点位于离县城最近、紧靠新搬迁云龙一中和县人民医院的寸土寸金之地,最大化凸显了搬迁的“地利”优势。为方便搬迁群众的就学就医和基本生活服务,在安置点配套建设240平方米的卫生室1个、可容纳120人就学的幼儿园1所,在离安置点距离最近的中心完小和初级中学安置搬迁群众适龄儿童就学290人。此外,在安置点规划建设农贸市场、文体活动场所、警务室、应急避难场所、中水处理站等配套设施,最大化方便搬迁群众的生产生活,激发致富动力,为产业发展、持续稳定增收提供必要条件。

二是抓监测帮扶防返贫致贫。诺邓镇党委、政府专门成立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工作组,高度关注、慎终如始抓好搬迁点的脱贫成果巩固工作。严格落实“一月一监测”机制,定期对社区群众进行全覆盖摸排,结合入户访谈、家庭收入分析、医疗和教育支出等多维度综合研判,坚持实事求是、应纳尽纳、综合施策、精准帮扶,截至目前累计先后确定监测户31户95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25户81人,边缘易致贫户6户14人),坚持“一户一方案”进行精准帮扶,确保风险尽快消除、成果切实巩固。2022年福堂社区居民年人均纯收入达1万元以上。

坚持抓发展、添动力,提升经济收入“硬实力”

诺邓镇牢牢把握“能发展”这个目标,充分发挥党组织推动引领作用,聚焦群众后续发展问题,按照“以岗定搬、以业定迁”,同步制定产业发展和就业计划,细化落实到具体项目、具体岗位和具体家庭,积极帮助就业创业促共同致富,持续提升搬迁群众增收致富的内生动力。

一是“五个一批”抓实就业,稳增收。多方整合资源,按照技能培训就业一批、就近就地就业一批、自主创业就业一批、劳务输出就业一批、公益性岗位就业帮扶一批的机制,全力帮扶搬迁群众就业,确保不具备外出务工条件家庭至少有1个公益性岗位,有劳动力输出条件的家庭至少有1人实现就业。为解决好弱劳动力或半劳动力的就业难题,引进“永福服装生产车间”进驻福堂,带动固定用工约50人、临时用工每月20人次,技术成熟工人每月可实现收入6000多元。截至目前,福堂社区外出务工222户291人,县内务工220户221人,安置点铺面及帮扶车间创业就业71户91人,乡村公益性岗位369人,就业年收入达1883.2万元,实现各族搬迁群众互嵌共利齐增收。

二是整合资源抓实产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整合各类扶持资金约970万元,向周边群众流转土地56亩,租用土地35亩。打造食用菌种植和蔬菜种植两个基地,基地归社区集体所有,打造了稳定且多元化的村级集体经济形式。以“租赁+劳务用工”模式,分别引进丽江中源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和云龙县十方福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两家企业,种植羊肚菌和茄子、番茄等农产品,着力解决搬迁群众就近务工,覆盖带动搬迁群众每年参与务工收入约16万元,促进社区集体经济增收33万元。自2021年11月份起,社区承包位于果郎片区绿宝石种植基地,种植麦地湾梨5000余株并承租给第三方经营,促进社区集体经济每年增收12万元。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