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支部+”模式走上富民强村路子
——昭通市水富市新寿村基层党组织联农带农典型案例

来源:云南省乡村振兴局   2023-04-21 16:57:55   【字体:

昭通市水富市云富街道新寿村探索“党支部+合作社+集体经济+农户”的发展模式,闯出了一条发展特色产业、壮大集体经济、促进群众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组织统筹带发展

强化统筹抓谋划,新寿村党总支把发展产业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以市场为导向,结合田坝三组实际确定以“党支部+合作社+集体经济+农户”的模式发展食用菌种植项目,通过科学制定发展规划,积极争取产业帮扶资金40万元、“四位一体”专项集体经济资金50万元入股合作社,统筹小组土地、资金和人力等资源,形成组织引领、合力推动、共抓落实的工作局面。夯实基础抓推进,通过配强支部班子、引进合作企业、培养专业技术人员等一系列举措,集中力量支持产业发展,建成占地15亩的种植基地,其中生产车间厂房800平方米,接种室60平方米,菌种培养室60平方米,办公室30平方米,生活用房80平方米,培训教室60平方米。配套建设常压灭菌仓2个,拌料场300平方米,70立方米的保鲜库2个,配备了叉车、运输车、拌料机、装袋机、负离子接种机、臭氧消毒机等机械设备。形成合力抓落实,充分发挥组织优势,依托种植基地,牵头成立了扬帆菌业专业合作社,带领党员群众抓实产业发展,紧紧依靠集体力量,把全组党员集合起来,鼓励党员成为社员,把群众凝聚起来,由党员动员脱贫户加入合作社,积极参与投工投劳。合作社现有党员15名,成员108户,其中低收入农户78户。

健全机制抓产业

优化管理模式,针对合作社管理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支部班子一方面组织召开村组会议集思广益、研究对策,另一方面积极向街道办事处和村争取帮助指导,进一步细化运营管理方案,即由村党总支全程组织、协调、指导经营管理,小组党支部组织群众实施生产、从事劳务,有效拓宽群众的增收渠道,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主动参与。健全分配模式,推行“1225”利益分配机制,即:种植生产纯收入的10%作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0%用于合作社管理运营资金,20%作为村组集体追加注入本金用于扩大再生产,50%用于成员的利润分红,为实现产业项目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完善生产模式,在生产上采取“四统一”模式,即:由合作社统一拌料、统一灭菌、统一接种、统一发菌,完成食用菌生产前期的制袋、确定菌种、统一配方、统一发酵拌匀,再统一装袋、灭菌、接种,接种完毕后在基地进行统一发菌管理,发菌完毕后将菌丝完好的菌袋按成本价发放给群众进行生产管理。在出菇管理上也采取“四统一”模式,即:统一出菇管理、统一采摘标准、统一包装标准、统一组织销售。在发放菌袋前统一进行技术培训,主要培训如何搬运菌袋、菌袋的摆放规格要求等,培训结束后技术员深入到每个种植户家中查看出菇场地的准备情况,指导农户进行出菇场地的消毒、灭菌等工作,农户将菌袋摆放完毕后再培训幼菇期、生长期、成熟期的喷水管理技术和成熟后采摘、包装等管理技术,农户的产品委托合作社统一组织销售。

强化服务保增收

自食用菌产业实施以来,根据利益分红,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达10万元,合作社管理收益达30万元,村级党组织“无钱办事”的困难得到逐步解决,组织群众开展活动有了资金保障,群众对党组织更加信任和拥护。截至目前,合作社年分红利润达60万元,在保障扩大再生产投入的基础上,成员可分红40余万元,实现户年均增收5000元以上。同时,依托产业发展延伸出一条集种植、务工为主的产业链,鼓励群众通过技术培训后自行组织生产管理、合作社统一组织销售增加经济收入,并由合作社优先向低收入农户提供一定数量的务工岗位,确保低收入农户持续稳定增收。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