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创四化”推动“三无”空壳村蝶变
——玉溪市新平县桃孔村基层党组织联农带农典型案例

来源:云南省乡村振兴局   2023-04-26 16:22:00   【字体:

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平甸乡桃孔村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少数民族聚居村,辖16个村民小组564户2149人。2018年桃孔村还是无资金、无闲置资产、无集体经济收入的三无“空壳”村,如何增强集体经济发展活力,探索出既体现集体优越性又调动个人积极性的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新机制,引领农民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成为桃孔村党总支最关心的事。2022年,桃孔村聚焦“产业导向、经营主体、辐射带动、增收效益”四个维度,发展服务型集体经济,全年预计可实现集体经济收入185万元,比上年增加165万元;全年预计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900元,可实现增长12%以上。

创办公司,以市场化推动集体经济发展

烤烟产业是当地的支柱产业,是群众收入的核心来源,但由于机械少导致备耕晚、烤烟燃料成本高、育苗烘烤水平不均衡等问题,制约了整体发展。桃孔村瞅准短板、瞄准空间,主动创办新平领航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承接全乡16000亩烤烟备耕、生物质燃料供给、商品化育苗、商品化烘烤等生产服务,在补齐烤烟端产业链条服务的同时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新平领航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于今年3月份注册,以村办企业为主体,向银行申请100万元乡村振兴贷款作为启动资金,解决了以往专业合作社“特别法人”融资难、经营范围窄、难以享受国家对小微企业政策帮扶等问题。成立4个多月来,新平领航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完成商品化育苗3000亩,盘活烤房155座开展商品化烘烤服务,并重点针对烟用燃煤成本问题,引进技术建成烤烟生物质燃料加工厂,以低于市场价在全乡供给烤烟燃料,在保证烘烤质量的基础上极大降低农户成本,仅在本村就能实现烟农收入1000万元,户均收入2万余元。

创建基地,以专业化带动集体经济发展

“桃孔”在彝语里叫作“松树林多的地方”,辖区海拔1700米,适合各类野生菌生长。放着资源不利用那叫荒废,但要从野外生长到人工栽培进而实现经济效益,技术是一个很大的坎。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桃孔村促成县级层面与玉溪市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签订人才技术引进合作协议,把农职院的技术、人才、项目引入村里。引进姬松茸、羊肚菌栽培种植技术,建成占地80亩集选株、培养、试种、购销等于一体的食用菌菌种培育和种植示范基地,制成3000份平菇菌包、香菇菌包预售种植生产,今年预计实现年产值60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59.8万元,示范带动周边群众发展食用菌种植近200亩,增加收入400万元。

创立队伍,以组织化服务集体经济发展

绿色种养循环农业是国家农业技术振兴乡村的新项目,新平县作为试点之一,通过粪污还田每亩可享受国家补助92元。桃孔村借此契机,以村办公司前期投入资金70万元修建粪污处理池、购买吸粪车等设备,创建一支“半脱产型”的特殊专业服务队伍,主动争取承接全乡11000亩绿色种养循环农业用工服务,带动本村村民稳定就业50人,辐射周边300多名群众季节性用工,以组织化优势探索发展就地务工经济。截至今年6月底已完成粪污还田9000亩,实现收入82.8万元。公司实行“按工计勤、按勤发薪”的劳务分配机制,并为本村稳定务工人员办理“第一张”银行工资卡,“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组织化劳动享受集体经济发展的红利。

创新机制,以一体化支撑集体经济发展

在激活农村资源要素、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桃孔村延伸积分制管理的范畴,将村集体收入分红与基层治理相结合,把集体经济收入的50%用于产业发展资金,30%用于村组公益设施建设,20%用于群众分红、模范表彰及小组长绩效奖励。通过积分运用带动收入配给,建立集体和成员的利益共建共赢共享机制,扩大成员和集体的利益联结、分享空间,并通过集体组织、群众参与、公私结合,促使集体经济进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