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市场 重加工 小魔芋做成“大产业”
——楚雄州楚雄市磨刀箐村基层党组织联农带农典型案例

来源:云南省乡村振兴局   2023-05-04 16:48:34   【字体:

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大过口乡磨刀箐村党总支立足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丰富土地资源等优势,按照“小魔芋、大产业”的思想,因地制宜,着力打造魔芋产业品牌,走出了一条产业兴旺新路径,实现了脱贫人口持续稳定增收。

村党组织领路,定产促收

采取“一套班子抓落实、一支队伍送技术、一个组织搞服务、一份订单促生产”工作机制,强化要素保障、突出技术推广、提质增效、厚植魔芋产业绿色品牌,带动全乡做大做强发展魔芋产业。2022年,全乡种植魔芋12500亩,产值1.71亿元,带动1286户脱贫户种植魔芋2821亩,产值3600万元。魔芋产业已成为全乡1000多户脱贫户持续增收的“顶梁柱”,成为山区彝族群众乡村振兴路上的“助推器”。

乡村能人带路,共迈小康

坚持乡村能人带路,发展魔芋产业的成功经验让彝族群众在大脑中渐渐形成了“商品”观念、有了“效益”概念,涌现出了一批种植大户,培养了一批致富带头人,有了一批敢闯“商海”的经济能人。目前,大过口乡共有450户种植大户走出县乡流转土地发展魔芋种植6000亩,年种植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有358户,村民何自亮2022年种植魔芋收入65万元,是走出县乡流转土地发展魔芋的典型示范户,从资金、技术服务上支持脱贫户发展魔芋产业,带领群众走上脱贫致富奔小康之路。

市场主体引路,激发活力

村党总支对产业发展中龙头企业带动不够、信息不对称、销路不畅等难题,强化内引外联,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千方百计激活市场主体。以魔芋产业发展为依托,总体打包建设产业园区,培育了4户魔芋初加工企业,成立魔芋专业协会1个、分会9个,魔芋专业合作社6个,魔芋初加工专业合作社2个。按照“培育一个产业、创建一个品牌、激活一个企业、带富一方群众”的产业发展思路,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产品认证步伐,以品牌提升农产品整体形象,打响“高原牌、特色牌、绿色牌”。于2013年成功注册“大过口”商标,2018年通过中国绿色食品认证,编制的《楚雄魔芋栽培技术规范》通过州质监局专家评审、发布,并通过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备案。目前,全省的魔芋干片逐步向大过口乡集中交易,品牌效应得到突显,依靠品牌优势提升了产品竞争力。2022年,全乡加工魔芋精粉3000余吨,与湖北强生魔芋、河南卫龙食品等企业实行订单生产、销售。多年来大过口乡生产的魔芋干片和魔芋精粉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不同程度左右了全省、全国魔芋市场价格,“小地方”左右了“大市场”,魔芋成了大过口乡的一张亮丽名片。

服务管理拓路,提升品牌

采取走出去、引进来、规模发展、整体打造的方式,积极发展魔芋产业,不断壮大产业链条。与云南农业大学等多家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建立了魔芋种植乡土人才库,依托科研院所技术人才支撑,加强对全村魔芋栽培技术培训、研发新技术、实施魔芋病虫草害统防统治,积极探索魔芋间套种、轮作相结合,切实提高魔芋产量。现磨刀箐村已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第十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省级民族团结示范乡”“云南省文明村镇”“云南省生态文明乡”等荣誉。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