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简报】姚安“三化”抓实衔接资金项目管理

来源:云南省乡村振兴局   2023-04-11 10:22:17   【字体:

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县以壮大“花牛菜果”四大主导产业为抓手,切实加强衔接资金、项目、资产一体化管理,走出一条项目精细化、资金集中化、资产优质化管理的新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姚安水稻 魏林 摄

严格入库储备,项目管理精细化。坚持把项目库全流程严格管理作为财政衔接资金管理使用的根本保障。一是项目谋划时间严格。严卡项目库建设行动时间节点,每年10月份开始对下一年度项目库建设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为镇、村留下充足的项目谋划时间,项目谋划成熟的乡镇可联系主管行业部门,共同实地踏勘项目,充分沟通,提高项目谋划质量。二是项目入库标准严格。对标对表中、省、州各级政策规定,明确项目入库“负面清单”,严格执行项目库“三公示一公告”制度,确保项目库建设真正做到群众参与、群众受益。衔接资金安排项目一律从项目库中选取,并兼顾非贫困村占比、产业发展项目占比等要求,确保项目计划备案质量高、可行性强。三是项目实施顺序严格。对壮大村集体经济、基础设施等实施周期较长的项目优先安排,尽快实施;对小额信贷贴息、雨露计划、脱贫人口省外务工补贴等实施周期短的项目,按照时间节点实施,确保各类项目统筹推进,按期完成。

创新投入机制,资金安排集中化。一是聚焦重点集中投入。建立“飞地经济”思维创新产业项目投入机制,围绕县级“花牛菜果”四大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布局,坚持园区化发展,把投资方式由“撒胡椒粉”式的分散投资模式转变到“集中优势、抱团发展”的模式上来,将有限的资金和以往分散实施的项目,集中投入到坝区,将收益联结到各乡镇,做到项目集中、资金集中、区位集中。二是聚集要素规模发展。引导企业往园区聚、资金向园区流,打破区域限制,实现资源互补,最大限度地推动产业和要素集聚,避免扶贫项目、衔接资金帮扶项目散小弱的现象。2018年以来,全县共投入财政统筹整合涉农资金2.97亿元,形成经营性扶贫项目资产16项,先后引进云南云秀花卉、佳祎云菜、佳鑫牧业等16家省内外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投资经营,形成集生产、加工、冷链销售等于一体的产业体系,推进产业链快速发展。三是利益联结群众受益。在明晰扶贫项目资产权属和经营主体权利义务的基础上,项目收益以五年为一个阶段,按投资额的7%、8%和9%收取租金,资产收益联结到全县所有村集体和脱贫户、监测户,做到企业和群众互利双赢。2022年,全县纳入县级统筹管理扶贫项目经营性资产收益947.4万元,全县9个乡镇77个村(居)委会6757户脱贫户和848户监测对象受益。

规范后续管理,项目资产优质化。一是健全资产管理制度。先后出台《姚安县扶贫资产管理办法》《关于加强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的通知》《姚安县扶贫产业项目资产及收益分配使用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姚安县规范经营性扶贫项目、乡村振兴项目资产及收益分配管理方案(试行)》等制度,对已完成的项目及时完善登记资产信息,明确产权归属,逐项做好资产移交,产权主体建立资产明细管理台账,县(市、区)、乡(镇)、村三级建立资产动态管理台账。二是加强资产后续管理,确保资产保值增值。对确权到乡镇、村的经营性资产收益,投入100万元以上的项目资产全部纳入县级统筹监管,资产收益采取先缴入县财政统一管理,再原渠道下达给各乡镇、村。2013年以来,由各乡镇负责实施并形成经营性扶贫项目资产70个,资产总规模达10875万元,纳入县级统筹监管项目资产28个共计10008万元,比例达92%。每年将扶贫项目资产收益的50%用于开展促进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增收工作,35%用于村内小型公益事业,10%提取公益维修基金重点用于项目资产运营管护,5%提取风险防控基金,用于应对不可控风险。三是强化服务统筹,盘活资产聚合力。对由平台公司统一运营的项目资产,项目建成后让企业以租赁形式轻松地“拎包入住”,让企业把主要精力和自有财力集中在生产经营领域,最大限度地激活市场主体活力,企业租金又分配到利益联结乡镇使用。互利互惠、良性循环的模式有效推动姚安进一步优化特色产业发展的营商环境,目前,全县共引进和培育州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5户、农民专业合作社482个、家庭农场415个、专业大户2421户入住姚安发展特色产业。

     |      分享到: